Language
产品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浏览量:
1000

米兰体育场:改变观念每年新增内需7200亿元


来源:米兰体育场    发布时间:2025-10-08 15:51:15
产品中心
产品描述
米兰体育彩票是正规的吗: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畜牧业工程专家、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呼和浩特分院院长杨世昆教授提出,中国应当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做法,发展大农业,即发展畜牧业,使其产值占到农业总产值的60%以上。杨世昆认为,这不仅能解决粮食安全问题,让未来中国16亿人口从吃饱到吃好,而且,通过发展人工草场,还将增加7200亿元的产值,为社会提供3600万个就业岗位,并缓解“过牧”的危害,实现天然草场的生态保护。

  应对百年不遇的世界性金融危机,各界学者纷纷献计献策。其中,畜牧业工程专家杨世昆教授提出,我国只有将目前以外贸出口为主要增长点的出口型经济,转变为以扩大内需为主要增长点的内需型经济,才能缓解经济危机带来的困境,并针对此观点提出了具体意见。《科学时报》记者对此进行了独家专访。

  杨世昆:我觉得应通过发展大农业来促进内需增长。目前,我国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近9亿,如果想迅速扩大内需拉动消费,从这个占我国人口绝对多数的群体着手,是最好的办法。只有让这个近9亿人口的低收入群体增加收入,增加经济安全感,敢花钱、能消费,才能把中国内需真正地拉动起来。

  杨世昆:主要是指建设人工草场,发展现代化畜牧业。我国耕地面积少,总量仅有18.26亿亩,人均耕地为1.38亩。并据测算,到2030年中国耕地面积还将减少1.5亿亩,而人口将达到16亿左右,那么人均耕地面积将减至1.05亩。根据这个测算,我国要保证粮食安全(人均年占有量400公斤),就必须在耕地总面积不减少(18.26亿亩)的前提下,让粮食总产量在现有的基础上(5000亿公斤)增产20%。我们应该认真考虑的问题有三。

  一、上述数据是按耕地面积不减少推算的,但实际上,耕地是在减少;那么,这个因耕地减少而造成的粮食减产的缺口如何填补?

  二、据专家分析,依靠科学技术进步使粮食增产20%问题不大;但是,就算实现了增产20%(人均400公斤)的目标,也只是让我国实现粮食人均低水平占有的安全底线。

  三、这个底线对我国的粮食安全保障有很大风险,如果出现大的自然灾害,我们很难应对。

  所以,我提出通过建设人工草场,全方面提升畜牧业发展水平,从我国另一大资源草地入手,用更多的产能增加食物产量,保证粮食安全。

  《科学时报》:您为什么选择在这样一个时间段提出“建设人工草场,发展现代畜牧业”呢?

  杨世昆:我认为目前是最好的时机。从西方发达国家近百年的农业发展经验来看,在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调整农业产业体系,加速发展现代大农业(畜牧业产值占到农业总产值的60%以上)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规律。过去,国外也和我国一样,农业人口比重大,后来在经济危机、食物短缺、工人失业的情况下,被动地进行产业体系调整,他们将农业生产全部实现机械化,使第一产业的生产力大幅度的提升,增加了初级产品产量,如粮食、肉类等。在这个前提下,将原来第一产业的一部分剩余人口调剂到第二产业,如乳产品加工、机械制造等;另一部分调剂到第三产业,从事服务业,如贸易、物流、商品交换等领域。同时加快城市化进程,最终形成合理的产业体系,这些国家才日渐强盛起来。

  因此,一个国家的畜牧业发展水映了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进步程度。我认为,我国提高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是迟早要办的一件事,从现在我国的基础条件来看,是时候了。首先,目前第二产业中的大部分行业已确定进入了成熟期,其中有很大一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如钢铁制造业等。如果要消化这部分过剩产能,就必须发展第一产业,比如农业实现机械化,就能大量使用钢铁行业的过剩产能。其次,中国工业快速地发展,资金储备量充足,已经到了工业反哺农业的时候,用少量的资金拉动内需,发展科学、可持续的产业势在必行。最后,化危机为契机,充分应对危机的挑战,寻求新的发展路径,下决心调整产业体系,从建设人工草场、发展现代畜牧业着手,在最短的时间内优化我国的产业机构。

  我认为,要通过建设人工草场发展现代畜牧业,当前最主要的工作是加快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转变观念。

  据资料显示,我国现拥有天然草原面积约60亿亩,占我国陆地总面积的41.7%,是耕地的3.2倍,占世界草地面积的15%,仅次于澳大利亚,居世界第二位。草地可利用面积49.5亿亩(不含港澳台),占天然草地资源总量的82.5%,是农田的2.7倍,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资源中,草地资源的总量和人均占有量居首位。虽然拥有如此丰富的草地资源,我国在利用上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却十分落后,远远不如国外对草地资源的重视。例如澳大利亚拥有人工草场约4亿亩,占全国天然草原总面积的58%;新西兰人工草场及改良草原占天然草原总面积的66%;德国、英国、丹麦等国占60%~70%;美国人工草场为天然草原的10%,加上耕地种草,人工草场达到28.6%。而中国目前人工草场仅占天然草原的1%~2%(理论数据)。

  国外为什么如此重视建设优质高产的人工草场,发展草产业?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将牧草转化为畜产品,用肉、蛋、奶来替代粮食,保证食物安全。那么我国能不能借鉴西方国家增加畜产品的食用量、优化膳食结构、减少粮食消费、保证粮食安全呢?答案是肯定的。据调查,随着时下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物结构在不断发生明显的变化,谷物类的消费比重呈逐步下降趋势,而肉、蛋、奶等畜产品需求持续上升。2003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比1983年减少了45%,农村居民减少14%,而城镇居民人均肉类产品消费增加46%,农村居民增加69%,畜产品的“替粮”作用十分明显。一些专家还据此提出了“未来十年中国人食谱”,即每人每年消费的口粮,在未来10年里要从现在的206公斤下降到155公斤,同时,摄入的肉、蛋、奶、水产品、水果、蔬菜等将相应提高,让国民的食物消费结构从吃饱向吃好的方面转变。因此,解决粮食安全问题,不能只盯住谷物的生产,必须将畜产品的生产纳入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之中。

  根据资料显示,我国目前实际可利用天然草原近40亿亩,而从事畜牧业生产的人口大约在4200万左右,占中国农业总人口的1/20。由于地广人稀,资源广博,这些人口基本安于现状,在畜牧业生产上至今仍沿用传统的经营生产方式,利用投入草场的自然生产力生产出的牧草喂养牲畜。

  但是,随着现代经济的持续不断的发展,牧民逐渐由传统的逐水草而居、散养牲畜的生活方式,改为定居圈养的生活方式。而这种改变带来的不是富足与丰盈,而是灾难。为什么呢?简单地说,传统的经营方式只适合传统的生活方式,在原始的生产力条件下,牲畜有限发展,对牧草需求量不大,逐水草而居,吃这一片让那一片恢复,对天然草原的生态环境基本不构成破坏,形成了原始生产力状态下的草畜平衡。而现在,牧区由于定居,在经济发展的促动下,大量增加牲畜的圈养量,长期不间断地在一个区域割取牧草,让草地没有一点时间休养生息,再加上频发的自然灾害,使草原天然草产量逐年降低,最后有些地区牧草生产力化为零,草地沙化,最终人为地破坏了草原的生态环境。

  客观地说,过牧的责任不在牧民,牧民发展畜牧业、增加牲畜数量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但这个规律的前提是,发展畜牧业同时也要相应地提高牧草的产量,只有这样才可以草畜平衡,解决过牧问题。

  而在当前有效提升牧草产量的方法建设现代化人工草场,却并没有引起决策者的格外的重视。正如我前面提到的,我国目前现代化人工草场拥有量仅占天然草原的1%~2%,远远低于其他发达国家。所以我认为草场过牧的根本原因是“重畜轻草”的观念在作怪。因此,建设人工草场解决过牧现象,首先必须改变“重畜轻草”观念。

  杨世昆:建设人工草场,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靠天吃饭的草场,是指完全意义上的现代化草场。实践证明,现代化的人工草场产草量比天然草原一般高8~10倍。它从免耕播种、施肥、节水灌溉直到牧草收获、加工、贮藏等作业,全部实现机械化操作。机械化对于增加牧草产量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与手工相比,机械施肥可节省30%~50%的化肥,用性能优良的植保机械喷药可节省30%~40%的农药。这些数字说明,人工草场只有完全现代化种草才会有低投入、高产出、高利润的结果。同时,现代化人工草场旱涝保收,与天然草原靠天吃饭旱涝无收有本质上的不同。

  杨世昆:根据国内外建设人工草场的成熟经验,当人工草场占天然草地的10%时,草地总生产力可提高一倍,主要畜产品的产量将翻一番以上。所以我认为,我国只需要把现有天然草原的1/10改造成高产优质的人工草场,就可实现对天然草原的整体改造。按亩产一吨干草计算,6亿亩人工草场年产干草量将增大到6亿吨。根据相关公式,1.6公斤优质干草转化为食物能相当于1公斤粮食,就等于我国在2030年前可增加粮食产能3750亿公斤。按现有我国粮食年产5000亿公斤计算,就是增加了75%。考虑到未来20年我国粮食每年单产将增加20%,届时我国人均(按2030年人口将增长到16亿人口计算)粮食占有量将达到609公斤,完全达到发达国家人均占有水平。我国也会由目前的粮食纯进口国变为纯出口国。因此,新增6亿亩人工草场将使我国的畜牧业产值占大农业总产值的比例达到50%以上,可以从根本上破解我国只有18亿亩耕地的世纪难题。

  由新增6亿亩人工草场所带来的农业产业体系的大调整,不仅能完全解决耕地面积少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而且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大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杨世昆:我所提的建设6亿亩人工草场,是指分10年持续投入建设完成的。按我的研究成果计算,我国每年直接投入建设应以6000万亩人工草场为合理规模,这个规模大约每年可生产出0.6亿吨干草,按目前国内干草最便宜售价1200元/吨计算,当年可实现干草产值720亿元。根据这个产值,按1∶1计算,干草产值将可以推动养殖业实现产值720亿元,第一产业产值共计1440亿元。那么第一产业所拉动的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按1∶2∶2计算,则第二产业产值、第三产业产值均为2880亿元,由此所增加的生产总值将达到7200亿元。按15%的平均利润率计算,则可实现利润1080亿元。根据上述计算,我们得出当年对第一产业即草产业投入600亿元(国家直接投入占50%),则可整体实现产值7200亿元,内需将被有效拉动。按10年不变值依次累计,当我国10年累计投入6000亿元,完成6亿亩人工草场建设时,内需拉动的效应将更加明显。

  《科学时报》:除了产生直接经济效益,发展草产业对拉动工业发展和增加就业人口会有贡献吗?

  杨世昆:根据上述计算,我们国家发展草产业的前提是现代化。按标准测算,如果建设人工草场,每亩所需的机械化设备投资(含节水灌溉设备及基础设施)大约为1000元,新增6亿亩人工草场,直接设备投资将达到6000亿元;将拉动养殖业设备投资大约在2000亿元;将拉动加工业设备投资大约在6000亿元;设备10年总投资为14000亿元,每年将拉动装备制造业新增产值1400亿元,相当于2008年我国农机工业总产值(近2000亿元)的70%。

  同时,发展草产业还可解决3600万人的就业。根据国外发展经验,结合我国国情,现代化人工种植草场单元规模以5000~20000亩为宜。根据这个规模,以最小规模5000亩为基本计算单位,种植业直接需要劳动力30人,拉动养殖业就业70人,10年内新增6亿亩人工种植草场,需增加就业人员共计1200万人。若按第一产业对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就业拉动效应为1∶1∶1,则10年内总增加就业人数为3600万人,年均增加就业人数360万人。

  《科学时报》:发展人工草场有这么多好处,而我们关心的另一个问题是,它会不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好的影响?

  首先,建设人工草场能大大的提升牧草产量,从根本上解决超载放牧致使草原退化、沙化、盐渍化等日益严重的问题。牧民们为何需要超载过牧?最终的原因是经济发展造成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优质的畜产品的需要慢慢的变多,有市场需求就有生产,在需求的刺激下,牧民们持续不断的增加牲畜的饲养量以满足日渐增长的需求,但这里面出现一个问题,那就是牲畜量增加了而牧草量却没增加。粗略估算,按现有的近40亿亩实际可利用天然草原的理论载畜量是2.8亿个羊单位,而我们目前现有的实际饲养量是4亿个羊单位以上,牧区、半牧区平均超载40%(注:羊单位不是牲畜的头数,是草的数量单位,也就是一只带着羊羔的母羊一年的食草量)。所以既要满足大家对畜产品的需求,又要解决过牧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就必须建设人工草场。按人工草场是天然草原产量8~10倍这一个数字计算,建成6亿亩人工草场所生产的牧草将完全能满足牲畜数量的增长。这样,利用10%的人工草场生产牧草,让90%的天然草原得到休养生息,才能真正恢复生态、保护自然环境,还我们一个蓝天、绿地、碧水的秀美家园。

  另外,由于牧草多年生的特性,人工种植草场与粮食种植业的最大不同是减少了耕作工序(第一年种植除外),仅此一道作业工序每年每亩平均可节约燃油5公斤,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3.2公斤,6亿亩人工种植草场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792万吨,每年可减少上万吨氧化亚氮的排放。

  所以全力发展人工种植草场对改善我国生态环境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都有重大贡献。因此,我认为建设人工草场对我国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是极为有益的。

未找到相应参数组,请于后台属性模板中添加

Related Products

联系:张女士
手机:
13861026367
电话:0519-88407260
邮箱:158838580@qq.com
地址:常州市潞城工业园区

联系:张女士
手机:
13861026367
电话:0519-88407260
邮箱:158838580@qq.com
地址:常州市潞城工业园区

Copyright © 2020 米兰体育场  网站建设:米兰体育彩票APP  常州  苏ICP备20044378号-1  本网站已支持IPV6